您当前位置:企业文化| 员工风采


压实责任,创新举措,奋力谱写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新篇章


藏高公司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泸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袁飞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纳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与方略之中,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在新时代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极端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西部山区公路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但受地形地质等条件限制,西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引起的生态破坏、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绿色发展的障碍,需要亟待解决。

泸石高速公路作为复杂艰险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面临极其敏感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单位四川泸石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泸石公司”)高点站位、高位谋划、高位推进,在工程建设前期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全过程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基本方针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水土保持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零开挖、零污染、零距离”为管理目标,创新管理模式,努力打造“生态之路”,促进项目建设区域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切实筑牢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

泸定至石棉高速公路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9-2035年)》规划的重要构成,路线与红军长征路线高度吻合,是藏彝大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行于多条区域性断裂带展线,是衔接雅西、雅康高速这两条川西交通大动脉的联络通道,起于泸定县伞岗坪,接雅康高速,止于石棉大杉树,接雅西高速,4跨大渡河。全长96.511公里,四车道,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5.5米,桥隧比约86.5%。全线桥梁16829.71米/35座,其中特大桥8028.54米/8座,大中桥8801.16米/27座;隧道66637.5米/18座,其中特长隧道53852.5米/11座,长隧道11177.0米/5座,隧道占比约69%,设置互通式立交7处,服务区3处,工期四年。

工程总占地面积 439.74公顷,其中永久占地259.75公顷,临时占地179.99公顷。工程土石方总挖方1563.16万立方米,填方332.46万立方米,综合利用方474.90万立方米,弃方755.81万立方米,共设置23处弃渣场。

工程概算总投资174.08亿元,其中土建投资为140.96亿元,水土保持总投资为3.91亿元。

(二)项目特点

泸石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面临五个极其。一是地形条件极其复杂,项目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区域内山高坡陡,地形狭窄陡峻,河谷幽深,峰峦重叠,沟壑交错,地势起伏大,工程技术要求极高。二是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项目区域内断裂和地质灾害十分发育,磨西断裂、石棉断裂为全新活动断裂,项目全线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受活动性断裂和地质灾害影响极大,防灾减灾要求高。三是安全保障极其艰巨,泸石高速公路桥隧比高,全线桥隧比例高达86.48%,尤其隧道占比大,隧道占比为69%,共66.64km/18座,均为分离式隧道,其中特长隧道11座,长隧道5座,安全保障压力大。四是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项目所在区域靠近贡嘎山冰川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有海螺沟风景名胜保护区、田湾河风景名胜保护区、安顺红色旅游景区,桥隧比例高,弃渣量大,弃置极其困难,对环境监管和生态修复要求高,环水保管控难。五是工程建设极其困难,大渡河沿线地形横坡陡峻,通行条件差,进洞、桥墩等施工困难。主要进洞困难有偏压进出洞、陡峭进出洞、冰水堆积层进洞等。


图片2.png

泸石高速公路建设实景


二、设计阶段超前规划,从源头上降低水土流失风险

(一)积极办理要件手续,确保合法开工。为绕避原工可路线地质灾害点,并保障项目建设及营运安全,项目初设、施设阶段对原工可阶段路线进行优化调整。路线横向位移超出300m的长度超过20%,根据水利部办公厅相关规定,属于重大变动。泸石公司重新组织编制、报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并顺利取得批复,在工程建设前完成水土保持补偿费交纳。

同时,在项目建设前期,针对涉水、涉河工程,组织编制《行洪论证报告》并取得行政审批批复;针对碎石加工场、拌合站等临时设施积极在属地水务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手续,切实规避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等法律风险,确保项目临时设施和主体工程建设程序上合法合规。

反复优化路线方案,最大限度减少永久用地占用量。经初步设计、施工图两阶段设计优化,路线最大限度减少了耕地、林地、基本农田占用,施工图设计阶段永久占地(236.789公顷)较原工可阶段永久占地(399.6公顷)大规模减少永久用地约40.74%,从源头上降低水土流失风险。


图片3.png


(三)合理选址弃土场,实现弃渣高值化利用。在设计阶段,泸石公司提前介入,组织参建单位积极会同沿线政府主管部门和设计单位合理确定了23处弃土场位置。通过图纸分析以及对现场调查,23处弃渣场分布合理,均不涉及所在县的城市总体规划、途经的乡镇规划范围,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满足水土保持的选址原则和基本要求,征得各方同意后,全部纳入水土保持方案。

结合项目区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特征,充分综合考虑路线主体工程(路基、桥梁、隧道、互通等)的挖填特点、桥梁、隧分布情况以及沿线施工条件,加大对弃渣余方的综合利用量(利用率约60%),尽量减少弃渣量和渣场数量,减少因工程建设带来的水土流失风险。部分洞渣及硬质基岩开挖余方经过粗加工用于项目填方和主体、临时建设;弃渣余方用作地方建设。

三、施工阶段多措并举,坚决压实水土保持主体责任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系。

泸石公司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成立了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的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三个必须”原则,坚决落实水土保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建立了包含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土建监理单位、水土保持监理、监测单位及施工单位在内的水土保持标准化管理体系,各参建单位设有领导分管水土保持工作,组建了水土保持工作机构,明确水土保持工作职责,落实责任人,主动加强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同时,泸石公司建立领导班子、施工标段对口联席机制,明确领导班子责任分工,领导班子亲自监督、管理、联系对口标段水土保持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督导检查。


 图片4.png

泸石高速水土保持管理体系流程图


(二)完善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为建立健全系统化、专业化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控体系,完善配套制度,泸石公司组织公司内部和有关专家深入研讨并正式编制和发布《泸石高速公路项目环水保管理办法》、《泸石高速公路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违法清单》,内容涵盖耕植土保护管理办法、环水保工作考评管理办法、应急预案等,成体系化的推动泸石高速水保管理制度化、规范化。通过树立制度的刚性和权威,督促参建各方执行制度,进一步规范和约束施工行为,牢牢把握守法底线和红线,堵塞管理漏洞。并在蜀道集团内率先出台《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专项费用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对环水保专项费用单独建章立制,将环水保措施费用在建安费中单列,从源头上保障专项措施投入到位。

(三)实施水土保持清单化管理。

泸石公司精心组织水保监理、监测等相关单位,查阅资料、充分讨论研究,编制《泸石高速公路环水保标准化管理清单》和《泸石高速公路项目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违法清单》,压实参建各方责任,督促参建各方依法依规建设,切实把水土保持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清单形式予以固化,将责任和工作要求落实到每个单位和每一个责任人。

图片5.png图片6.png

标准化管理清单                                               违法清单



(四)强化水土保持方案规划。

泸石公司以目标为导向,以方案作规划,督促各施工标段严格按照开工前和开工后“两个阶段”制定《环水保总体规划方案》,按照内部审核、监理审查、业主核备“三级审查”程序进行方案审批,按照方案审批、方案实施和验收、措施运行与评估“三个环节”具体实施,规范环水保措施投入程序。对位于所有涉水、涉环境敏感区的主体和临时工程,及时编制环水保专项施工方案,并报属地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五)创新多重监管手段。

在施工过程中,泸石公司把水土保持工作与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提到同一高度,纳入常态化管理工作之一,在检查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工作的同时,全面细致检查水保工作,排查存在问题隐患,按照“三定”原则,实行销号处理,形成全链条闭环。根据管理办法,制定《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目标考核表》,印发《泸石高速公路“生态之路”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用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定期对施工单位开展水土保持检查,强化考核和评比,逗硬奖惩,督促施工单位根据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和后续设计要求全面落实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对弃渣乱倾乱倒、先弃后挡、弃渣涉水、未在水保批复方案指定的弃土场弃渣等违约、违法行为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处理,情节严重的,通过纪检介入调查,已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6份,并约谈上级公司法人或纪委督办,通过党纪、国法震慑作用,警钟长鸣,约束施工行为;同时,对公司内部管理人员严格打表,将水土保持工作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升挂钩,有效解决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执行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顽疾。

(六)开展水土保持常态化督导。

为进一步深入推动落实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泸石公司制定《水土保持专项督查工作方案》、《水土保持整治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5个水土保持督查小组,开展常态化水土保持专项督促、巡查,紧扣重点,攻克难点,消除“痛点”,有效提升施工现场水土保持治理能力,进一步构建水土保持长效管控机制。


图片7.png图片8.png

专项督查相关文件


同时,认真履行水土防治的主体职责,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在建设过程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同步落实水土保持临时措施,高度重视表土剥离,坚决杜绝乱挖乱弃、未挡先弃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严格要求施工单位严格遵循“表土剥离--先拦后弃--截排水沟--分层碾压--削坡开级--整治绿化--验收移交”的弃渣场标准化施工原则进行施工作业。

(七)落实水土保持措施。

目前,泸石高速公路处于施工前期及主体工程基础开挖阶段,同步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全线18座隧道实现“零开挖”进洞,减少对原始地貌扰动;表土剥离,集中堆放于9处规划区内,全部采取土袋临时拦挡;弃渣场设置“一图五牌”,严格按照水保方案要求先挡后弃,所有弃渣均在水保方案批复的弃渣场弃置,严格控制重大变更,非特殊情况下,一律不允许发生变更,严控弃渣场与居民生活区的安全距离,严格控制弃渣高度、坡度;临时弃渣均设置临时挡护、苫盖、排水措施;施工便道落实硬化、截排水措施、边坡绿化、裸土覆盖,确保施工便道和施工场地稳定安全。


图片9.png图片10.png

耕植土集堆码并撒播草籽绿化


图片11.png图片12.png

  隧道零开挖进洞                                        弃土场设置“一图五牌”

图片13.png6376055399743426001708275.png

  弃土场先挡后弃                          裸土密目网苫盖


(八)强化教育宣贯和培训。

泸石公司高度重视水土保持教育宣贯及培训工作,在项目建设前期,先后三次邀请省水利厅及相关行业专家开展水土保持专项教育培训,提高参建人员专业化管理水平。并组织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单位定期召开水土保持专题培训会议和技术交底,进一步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相关配套法规,普及《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和行业要求,不断增强广大建设者自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责任意识。

为打通“最后一公里”,积极组织水保监理、监测单位深入一线施工作业人员驻地,开展水土保持问卷调查,并形成《水土保持调研工作报告》,充分掌握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保相关管理制度、政策和水保措施了解情况,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和答疑,进一步夯实泸石高速公路项目水土保持“三基”工作。


图片15.png图片16.png

水保专项教育培训及培训记录


图片17.png

组织开展一线人员水保调查问卷

(九)聚力水土保持技术攻关。

结合《川西生态区高速公路韧性植被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高速公路建设巨量弃渣高值化利用技术研究》等水土保持科研课题,聚力科学技术攻关,开展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大胆尝试新型设备,不断深化科技管理手段,极大地提高水土保持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图片18.png

泸石公司将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及蜀道集团、藏高公司关于水土保持工作要求和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勇于担当,切实增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压实压紧水土保持主体责任,持续做好项目沿线区域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规范完善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落实水土流失防治任务,建立权责明晰、高效运转的管理体系,奋力谱写泸石高速公路水土保持工作新篇章,为建设美丽中国、筑牢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而贡献力量。

四川泸石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官网